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子源:持续精准发力 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
来源:右江日报 □本报记者 石广欢
百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无人机照片) □本报记者 覃蔚峰 摄
时下,走进百色市各大产业园区,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氧化铝纤维制品不断下线,全屋定制家具厂加班赶制订单,新能源产业项目相继投产……百色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2024年,我市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300亿元,连续23个月呈“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双双位居全区首位,彰显了百色市工业经济的强劲动力和引领作用。
新的一年,如何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对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子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将继续打好稳存量、扩增量、控变量“组合拳”,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
在稳存量方面,聚焦625家存量规上企业,用好自治区和百色市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争取和兑现政策、资金,推动企业满产达产。
在扩增量方面,推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推动去年上规的企业持续释放产能,培育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形成新增产值。
在控变量方面,深化实体经济调研服务,聚焦市场开拓、要素保障、政策兑现、融资支持等关键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低企业减产停产面,减少企业减产停产对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影响。
走进位于百东新区的中车百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叶片制造项目现场,只见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按灌注、隔膜、封边、喷漆、检测等工序生产风电叶片。车间外,叶片、塔筒等风电装备制造产品整齐有序摆放在堆场上,处处呈现出火热的生产场景。目前,整个产业基地包含了风电的整机、叶片、塔筒以及储能四大板块。据介绍,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整台套风电制造基地,填补百色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空白,可辐射整个西南区域,为加快百色陆地风电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近年来,我市相继引进中国中车、吉利控股、上海榕融新材料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生产动力电池箔、高端非冶金氧化铝、汽车轮毂、光伏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铝精深加工能力逐年提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今年我市将采取有力举措,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力争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以上。”王子源说。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全力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融资、承诺事项兑现等问题,推动工业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强化项目包装,谋划一批项目列入自治区重大标志性工程、“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千企技改”工程,引领全市工业项目建设。
三是狠抓项目开竣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攻坚行动,用足用好工业提速增效政策,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重大工业项目42个以上,竣工投产40个以上。
在位于百东新区的吉利百矿集团铝轮毂项目生产车间内,百余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高效作业。通过机器人的应用,部分铝轮毂生产工序仅需7秒即可完成。据悉,该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仅节省了1/3的人工成本,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持续扩大全市工业规模的同时,今年我们还将着力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王子源表示,将围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助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人工智能+铝产业”赋能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铝、煤电、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充分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聚焦新型生态铝、现代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向明确,干劲十足,奋进正当其时。百色从“一铝独大”向“四轮驱动”转型升级,这片红土地上正展现出工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路在脚下,起而行之,实干为先。我们工信系统将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子源说。
原文链接:http://epaper.bsyjrb.cn/pc/content/202503/11/content_351434.html